这几天,“孔乙己文学”火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孔乙己,是什么人?
鲁迅写:“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。”
“穿长衫”表示什么?孔乙己是个读书人,不是干粗活的“短衣帮”。
“站着喝酒”又表示什么?孔乙己虽是读书人,不用凭劳力吃饭,但生活过得比较困窘。
鲁迅着笔时,意在刻画一个潦倒而迂腐的知识分子,却恰好也击中了百年后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的痛处。
热评留言里写满了:
“读书让你不满足于现状,但又无力改变现状”
“读书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,但发现那个世界遥不可及,深重的无力感”
……
《孔乙己》鲁迅小说连环画
程十发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
无法放弃读书人的体面,常眼高手低;向往诗与远方,却身陷夹层;对现状不满,却也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。——这不就是现代人最普遍的群体困境吗?
网友说,上学时光觉得孔乙己可笑,没想到如今“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,竟是我自己。”
鲁迅又“真相了”
互联网时代,似乎每过一段时间,总能看到鲁迅的某个“金句”登上热搜,引得网友齐呼“扎心了”“又真相了”。
鲁迅对人性、对人生处境的理解,不仅毫不过时,甚至是超越了时代,成为“人间清醒”的代表。
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就曾感叹:“一百年了,鲁迅的话就像昨天说的一样,我惊呆了,从没有看到一个作家可以写出一句话等于在评论今天的报纸。”
陈丹青说:“当我在少年时代阅读鲁迅,我就会不断不断发笑。成年以后,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”“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,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,读来读去,读来读去,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”。
可以说,在鲁迅这里,也只有在鲁迅这里——我们读懂了时代,也读懂了自己。
当我们开始读鲁迅的锦言,我们便懂了为什么叙事有点“苦”、话题有点“闷”、文风有点“深”的迅哥儿,百年后仍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;
当我们尝试走进鲁迅的生平,我们会惊觉大师也是跟我一样,有血有肉、有爱有恨的普通人;
当我们读那些曾滋润过鲁迅文学土壤的作品,我们便知道“周树人”何以成为“鲁迅”。
标签: